PS前↑
這門意外撿到的課,也讓我很意外的認為只值「四百元」,先
來說說優點吧。
人像,不論是大人小孩都有共通的法則,例如對焦在眼睛,適
度的大光圈營造模糊味(不是越大越好歐),適度的快門捕捉動
作,一樣A模式,一樣JPG檔不用RAW檔,有點像在幫忙自己
溫習一樣。
我在課堂上提出兩個問題:
1.新生兒攝影多少焦段比較常用?
答案就在上集的筆記中,焦段部分沒有唯一解,老師提點出新
生兒「沒表情」、「沒動作」的特性,真的是很好的經驗談。
2.防手振是否必要?
小朋友的好動特性,使得「清楚」成為第一要件,考量自己想
要的,犧牲次要的,才不會一味追高器材,陷入花錢得泥沼。
另外課堂中老師展示了一段測拍的影片,他把小嬰兒放在一團
紗的中間,可能是陌生的環境,小嬰兒根本就是處在鬼哭狼嚎
的狀態,皺眉亂踢完全沒有一秒是安靜的。老師猛拍快拍一番,
得到小朋友「安祥的睡姿」,看完之後全班都笑了,看來要得
到滿意的作品,真的是要多拍啊。
討論區關於閃燈對幼兒眼睛的傷害,還是停留在「寧可信其有」
的階段,這個部分老師以專業攝影人親身經歷,提供另外一個
角度看法,至於真正的解答就像老師說的:還是要問眼科醫生吧。
(我也好想知道答案說)
老師也勉勵我們,即使機身鏡頭不是最頂級,只要持之以恆的
紀錄0~3歲這段變化最快的時期,長大以後就是給小朋友最好
的禮物,老師就舉例說:起碼他個人就沒有任何5歲以前的照
片。(你有嗎?)
整個課程最大最大的收穫,就是最後十分鐘展示的PS技法,前
一次彭老師的示範太快太倉卒,只能讚嘆,沒辦法回家試用,
這次一樣時間緊迫,所幸有點出關鍵字「色階」「色彩平衡」
,一用之下果然驚為天人,又多了一個值得研究的標的物。
(有沒有薄客來打折以後還賣得比實體商店貴100元的八卦)
PS後
自動色調+自動對比+自動色彩
再來就是缺點了,純粹是個人觀點,如果不幸被馬老師看到這
段,請不要見怪,但是開課的NIKON SCHOOL我倒是很希望他
看到我的井蛙之見。
老師有兩種:會教與不會教。不論是網路評價或是我個人經驗
,上次的彭老師應該是屬於前者,超多的資料與範例以及超熱
誠的苦口婆心,很好很強大,缺點就是想講的太多,學生吸收
不來(我承認我笨)。
這次的馬老師,說他不會教有點不忍心,從他上課發的講義可
以發現整理的簡單易懂很用心,只是口條沒那麼順,悶了點,
和灌香腸一般的彭老師恰恰相反,馬老師常常講沒兩句就說:
同學們有沒有問題~~~~,場子冷掉無所謂,同學問的問題越來
越詭異,反而拖累了他的進度。
例如有人問
生:老師為什麼你都會拍一些沒穿衣服的?
師:沒穿衣服!!!
生:就是穿尿布那種的啊
師:因為人生就是這個時期穿尿布啊,不然等他20歲再叫他穿
尿布來拍嗎?
我還不負責任的推測了一下,也許彭老師跟國祥的「緊密」的
合作關係,讓他無「後顧之憂」,講他想講的,辦他想辦的課
。馬老師就可憐了些,沒有原廠的後盾,身為客座講師的他,
經營的是小眾的幼兒攝影,就算真的有料,也得先顧著肚子,
上課前就先發三本作品集傳閱,PPT當中再秀一下自己的資歷
完整,課程結束後還要每個同學發張名片。看到這裡你也許會
譴責商業行為入侵教學課程,老實說剛開始我也有點反感,但
是如果繼續往下看,你會發現為了彌補老師,這些都可以釋懷。
上完課之後跟鳳鳳抱怨,她吐我說人家攝影課程早就標明「基
礎」,是你自己沒看清楚,即便如此我還是要這講講,也讓有
緣看到這篇的人,決定參加前多想一想。
同學素質落差太大是我最詬病的一點,有為數不少的人只使用
AUTO模式,稍微講究的人會選擇兒童情境模式,更向學的會
去套用相機給的曲線,不是說以上這些沒法拍好照片,只是從
同學的提問可以應證,使用這些「罐頭」方式,的確很難有所
突破,也枉費單眼相機賦予使用者的創作彈性。
對於「光圈、快門、ISO」的對應關係,也好似第一次聽到,
同學不停的追問,要老師提供「一個可以應付所有狀況的光圈
、快門、ISO組合」,讓只有三小時課程的老師師有點不知所措
,最後,很好笑的,他還真的擠出一個答案,平息了同學的「怒
火」。
有位同學希望能把小朋友的小手小腳拍滿整個畫面,老師也好
像沒聽懂,就這樣忙著應付其他更奇怪的問題。我個人猜想應
該是「放大倍率」的限制,可惜我沒膽子代替老師回答,由此
可知對於鏡頭特性的了解也有待補強。
這些落差讓我一度很想中途早退,好在我有留到最後,才見識
到PS技法,下課前我在課程問卷中留下一些抱怨,希望NIKON
SCHOOL能聽得到。